健康学堂
秋天来了,宝贝们身体棒棒有诀巧
发布时间:2020-09-21 08:35:22来源:朱家角幼儿园

秋天来了,宝贝们身体棒棒有诀巧

  诀窍1

秋季,孩子易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候引起秋燥;小儿可以表现为鼻塞、口干、阵发性咳嗽,甚至发热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。也可仅仅出现一些咽喉干燥、嘴唇干裂、鼻燥衄血、大便干燥等。此时,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,不宜喝饮料。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,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、乌梅汤、金银花露等。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。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,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。

  诀窍2

中医认为“寒凉伤脾”。少吃冷饮即使从冰箱拿出的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。另外,家长要根据气候的变化,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,夜间盖好被子,防止受凉感冒。日常生活中防止小儿过度疲劳,保证充足的睡眠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。提高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力。

  诀窍3

孩子秋季“上火”可多吃些含水分高的水果,如生萝卜、梨、番茄、香蕉、百合等;适当多饮开水、淡茶、豆浆、牛奶等饮品。少吃过咸、过甜,或者一些烧烤食品,以免引起阴津耗竭徒生内热内燥。刺激性食物如大蒜、姜、韭菜、花椒、辣椒等应该少吃,容易“上火”。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,如荔枝、桂圆、橘子等,也应尽量少吃。应该多给宝宝吃牛奶、豆制品、鱼、肉等高蛋白饮食。多补充玉米、全麦面包、小米、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。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、萝卜、胡萝卜、芹菜、花菜等应增加。总之,要荤素搭配,粗细搭配,做到平衡饮食,才能减少秋季发病。

   诀窍4

9月由于昼夜温差较大,要防止着凉以及特别注意食物、饮水卫生和食具的消毒。妈妈一定要把住“入口关”,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食品,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。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,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。专家介绍,每年的9月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峰期,主要是通过粪——口途径感染,同时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朱幼保健室      2020-9

 

分享到: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