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是咽峡粘膜出现疱疹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。流行期一般是5月至7月以及9月至10月,传染性极强,容易反复患病;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。它的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。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,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较长,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迅速传播。值得注意的是: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虽然都是由病毒引起,症状也较为相似,但两者是不一样的!
一、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
1.急性发热
发病1-2天,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°c-40°c,并伴有咽喉红肿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、脑炎等。
2.咽峡部疱疹溃疡
咽峡充血特别明显,软腭、硬腭及悬雍垂处有灰白色的小疱疹,直径1-2毫米,周围有红晕,2-3天破溃为溃疡,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。
3.食欲不佳
由于呕吐、口腔疼痛导致食欲较差。
二、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?
1. 保持手部卫生
2.环境卫生要整洁
经常保持室内通风良好,勤换洗衣物和床单
3.流行季节需特别注意
家长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(5-7月、9-10月)应当注意保持孩子的餐具、玩具清洁,同时尽量避免与患儿接触。患儿用过的毛巾、手绢、牙杯等应当专用,并定时消毒。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4.家长需注意个人卫生
家长也应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包括回家后先洗手,再与孩子接触;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时候,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;勤修剪指甲、常换衣物、多晒被褥。
5.适龄儿童尽早接种疫苗
6月龄-5岁儿童容易感染,建议尽早接种EV71灭活疫苗,预防由EV71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,减少重症、死亡的概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