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手足口病知识
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。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,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。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。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、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。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,通过污染的食物、饮料、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,并在肠道增殖。
一、手足口病早期症状有哪些?
潜伏期3~5天,有低热、全身不适、腹痛等前驱症。1~2天内口腔、咽、软腭、颊黏膜、舌、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,周围绕以红晕,破溃成小溃疡,由于疼痛,常流涎和拒食。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,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(趾)背侧缘、甲周围、掌跖部,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,除手足口外,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,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,数天后干涸、消退,皮疹无瘙痒,无疼痛感。一般经过良好,全病程约5~10天,多数可自愈,预后良好。
二、切断传播途径
1.注意通风
(1)定期开窗通风,保证空气新鲜,特别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。
(2)避免前往人员聚集或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2.注意个人卫生
(1)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,使用肥皂或消毒洗手液,确保双手清洁。
(2)勤剪指甲,避免咬手指或咬玩具等不良习惯,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。
(3)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,防止飞沫传播。
3.生活用品定期消毒
(1)衣物、碗筷等日常用品也要定期消毒,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。
(2)避免接触患者及患者体液
(3)避免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亲密接触,不共用餐具、毛巾等个人用品。
(4)未经消毒的玩具、衣物和床上用品要与患者的物品分开,避免交叉感染。
三、增强个人免疫力
1.合理膳食
保证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鸡肉、牛肉等,为机体提供能量。
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2.适当运动
鼓励进行跑步、游泳等体育运动,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。
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,晒太阳,利用紫外线杀死肠道病毒,降低感染风险。
3.充足睡眠
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。
4.接种疫苗
家长可以带适龄儿童到医院接种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综上所述,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从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个人免疫力两方面入手。通过注意通风、个人卫生、生活用品消毒、避免接触患者及患者体液等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;同时,通过合理膳食、适当运动、充足睡眠和接种疫苗等方式,可以增强个人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